2014/03/08

【德國科隆大學交換札記】離開後的返回


「妳變圓勒!在歐洲吃很好齁!」
「妳現在的眼睛有發亮的感覺欸!」
「妳應該去了不少地方吧!真羨慕!」

七個月後的三週後,中文漸漸回來,德文慢慢走遠,禦寒能力也稍稍退步。當然還有搭捷運時不會想再找按鈕開門,上廁所時不再直覺想要把衛生紙丟進馬桶諸如此類。

離開台灣最久的一次:兩百一十八天。七個月,大概是這趟旅程中少數可以量化的東西吧。

那些從小到大在學校不能被教會的,或者在台灣教育制度下無法學的,或者在台灣文化下被忽視的,卻往往是最重要的,之於一個人的生命,包含很多台灣人所謂的「做自己」(但背後的「為自己負責」常常被丟在一旁)。這七個月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,也去思考過去二十年來自己的生長背景、華人文化和台灣社會是如何去形成一大部分的我。因為換了環境吧,更容易把原有的眼鏡摘下,跳脫在自己國家的世俗眼光,去專心地看「這個人」,去意識「這個人」原來怎麼想事情,去思考「這個人」為什麼這樣想。而「這個人」就是「我」,我從來沒想過我可以這樣抽離地去看自己,在很多時刻:感受到文化衝突的時候,發生緊急事件的時候,或者帶有刻板印象的時候。


在德國上某堂文化課程時使用的例子圖示比較三國的文化差異(對新事物的態度和飲食習慣):德國vs. 中國vs. 日本



然而,回台灣後的三週以來,還來不及沉澱這七個月發生的種種,卻要試著趕上大學畢業前的緊湊節奏。幾乎每個人都跟在節拍上,考研究所、準備國考、考證照、實習、工作,自己卻像是落了拍地演奏著大學的最後一章。
對我而言,重新適應生活的節奏和扮演的角色不那麼難,畢竟是回到自己的家,只是需要點時間。心境的轉換很重要,但我想這是可以練習的,就像旅行久了,面對離別時刻可以比較坦然,面對突發狀況可以比較冷靜,面對新的環境可以比較容易適應。
返回後還是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問題,並不全然像大家常說的「到國外體驗生活,就能找到自己」、「帶著問題出走,體驗生命,回來後就會有個確定的答案」或是「脫胎換骨」。七個月的離軌生活的確幫我更加瞭解自己,也幫我找到部分曾經困擾我很久的問題解答。然而,跟著我回家的不只豁然開朗的答案、深刻美好的回憶,還有一些可能因為體驗更多而讓我改觀,因此需要繼續思考的舊問題,以及因為體驗更多而產生的新啟發所帶來的新問題。

七個月交換生活的心得之一:腦中的思考和實際的行動固然重要,但以上都從是否有意識(awareness)開始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